情系蒲公英中学

  “他们是像小蒲公英一样的孩子,飘到哪里,哪里就是他们的家。   蒲公英中学,北京市唯一一家获得正规办学许可证的民工子弟中学,创办者郑洪女士,在美多年,于2004年毅然回国创办这所学校。”   5月22日,也就是星期一的一大早,准备前去给蒲公英中学送爱心图书和给他们演出的同学们就已聚集在教学楼前。   经过一个多小时车程,我们终于到达了位于大兴榆垡的蒲公英中学。当时孩子们正在升国旗,人数不是很多却没有统一的校服。

继续阅读

访问蒲公英中学

  今天和一个朋友去大兴的蒲公英中学考察。蒲公英中学是第一所民办的非盈利的打工子弟学校,已小有名气。校长郑洪女士是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MPA毕业生。肯尼迪学院旨在培养公共领导人才,包括为公共部门和非政府部门服务。真正能回到中国扎根草根,从事公共事业的人才并不多。郑洪女士算是一个典型。   这是一家中学。民工子弟学校多为小学。蒲公英中学立志正规化,希望办成一个真正的提供教育功能的学校。这也是教育部门唯一批准的民办民工子弟学校。   我们大致参观了一下校园。这个学校基本由厂房改造,建筑基本是租用一家当地工厂。从教室、宿舍到礼堂,皆由厂房改造而成。    虽然一切都很简陋,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除了二十多间课室,学校还有化学、物理实验室、计算机房、图书馆、食堂、学生宿舍、体育场等各种设施。这些设施基本由社会各界捐赠而来。   学生由大约380人,来自二十多个省份。其中河南学生占了大部,有近一百人。教师也招聘自全国各地,共有30多人,其中包括许多志愿者。   我们去时,学生正在上课。我透过窗口看到一个班级的学生正在上英语课。   操场上停着一个中巴,上面有许多书。学校的书记说,这是首都图书馆的流动图书角。今天来这里服务,借书给学生们。   我们去看了一下学生宿舍。有300多学生在这里住宿。一个房间大约住12个学生。   学校里暖气不足,十分冷。在校长嘱咐下,我们都多穿了些衣服来。

继续阅读

再见“蒲公英”

  上周最大的所得就是参与了“蒲公英中学支教”志愿服务,这是个新生事物,在中国它的市场并不十分广阔。“蒲公英中学”是一个专门为在京打工子弟开设的中学,主要是初中教学。幸亏自己的志愿申请被组织者通过了,才有机会和其他的申请者一块去支教。    已经忘记学习《蒲公英》这篇课文的年纪,只有朦胧的概念,仅记得蒲公英所代表的是坚强,漂泊的美丽。因此这次去蒲公英中学,也算是“再见”了吧。

继续阅读

大兴蒲公英中学电话访谈记录(图)

  前几日,JENNY问我网宣感觉如何,然后告诉我大兴蒲公英中学的情况,希望我仿照大兴团河实验学校电话访谈的情况,对大兴蒲公英中学先进行电话访谈。看着网上大兴蒲公英中学提供的申请资料,有一些问题他们已经谈到了,心里有点惴惴的,自己该问他们些什么呢?2006年4月26日(本周三)下午监考完后,把JENNY的访谈记录和大兴蒲公英中学的资料打印出来,然后开始打大兴蒲公英中学留下的固定电话。开始是学校一名会计接的,我自报家门是海外中国教育基金会的义工,希望了解学校的一些情况。学校的郑校长这几天外出,会计很友好的帮我找学校的胡校长,我说10分钟后再打过去。

继续阅读

不一样的地方–蒲公英中学

  今天去了一个特殊的地方,叫做蒲公英中学。它不是普通的中学,里面的学生都是外地来京务工人员,或者叫做"民工"的子女。虽然以前在媒体上看到许许多多相关的报道,但是都不及亲眼所见带来的那种震撼。   曾经无数次的思考,为什么同是生而为人,有些人能够口含金汤匙出世,有人却注定从小就流离失所动荡漂泊;有些人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构成了都市中小资到中产及至布波各种"族""阶层",而对有些人来说这些生活不单只是遥不可及,更加如同天书一般无从想象。曾经也怀疑过,是不是这就是注定的所谓的命运。 

继续阅读

蒲公英家长会

  7月15日是孩子们拿成绩单的时候, 也是蒲公英第一次全校家长会。   蒲公英的校区扩大了一倍, 60多名家长在现在还是仓库, 将来是礼堂的地方开了第一次全校家长会. 感动于郑校长如此勤勉毫无所求的为孩子努力, 感动于在郑校长感召下的无私奉献的老师和全世界的志愿者们。

继续阅读

蓝天下的蒲公英(1)

——北京第一所打工子弟中学采访手记 主任下午临时有事,公司司机开着一辆夏利2000载我去,车行驶不到一个小时后,达到目的地——蒲公英中学。 学校大门是很结实,校长在一个校工的帮助下为我们打开铁门,和校长书记和副校长分别握手后,进入他们的简易会客室。女校长是中年妇女,曾经在美国待过几年,有博士学位,全面主持学校的日常工作;女副校长原来是辽宁电大系统的一老师,后来考入北京师大,获得教育学硕士学位,主管教学;书记是中年男人,没有介绍他的从业背景,我想至少“教育和政工经验很丰富吧”,主管政工。这是这所学校的三驾马车。

继续阅读

蒲公英,愿你在广阔的天地间飞翔

当我面对着蒲公英中学孩子们那一张张稚嫩的小脸时,我想他们是幸福而快乐的。他们的父母千里迢迢来到北京,辛苦地工作,将所有的艰辛和痛苦,或者有意或者无意地隐藏在自己那与年龄有些不相仿的苍老脸庞后面,将难掩疲惫的笑脸展现在人前。但是,当他们想到孩子,想到未来的希望,脸上浮现出的笑却发自内心。一位家长对我说:"我碌碌无为的,我希望我的下一代比我强,所以,我把孩子送到蒲公英中学来读书。"

继续阅读
关闭菜单
京ICP备1405132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