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最大的所得就是参与了“蒲公英中学支教”志愿服务,这是个新生事物,在中国它的市场并不十分广阔。“蒲公英中学”是一个专门为在京打工子弟开设的中学,主要是初中教学。幸亏自己的志愿申请被组织者通过了,才有机会和其他的申请者一块去支教。 已经忘记学习《蒲公英》这篇课文的年纪,只有朦胧的概念,仅记得蒲公英所代表的是坚强,漂泊的美丽。因此这次去蒲公英中学,也算是“再见”了吧。 其实也算不上支教,因为时间的原因,我们只能周六下午去,蒲公英中学需要辅导的同学会在那里等候。学校还真是远,两个多小时的车程,换车两次,方抵达。等我们到的时候,值班老师告诉我们,已经有其他高校的支教队伍先于我们到达了。由于支教是固定的活动,我们所辅导的班级也是相对固定的,所以还没有发生没有“学生”的悲惨事情。 离开初中已经好多年了,突然再次回到初中的教室,还是深有感触。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他们的班级公约,一看就知道是他们自己所书,稚嫩的笔触外加直白的话语,很难得:完不成作业或者抵触老师要受的惩罚措施有抄写英语单词,也有做仰卧起坐,也有写500字的检查。少年时代的记忆被这生动的课堂引动,羡慕这样的纯真。 虽然人数有限,但还是应该做点什么的。一个小男孩成了我的“小学生”,他主要是数学不太好。我也就理所当然地辅导起了他的数学课程,他们刚刚中考,我就让他把自己考试中遇到的问题指给我。还好,他所指的正是我拿手的,我是说是我初中时拿手的题型。完全平方,这个久违的词又一次成了我整整一个下午的口头语。 小男孩很聪明,也很开朗,在习题辅导完毕后,给我讲了一些他们的生活,也讲了他自己的学习所得,很明显他所想的是超越他的知识范围的。特别明显的是,他还告诉我其他的志愿者是如何讲的,并且从他的言语间我可以知道他已经对大学的知识略有了解了,很神奇的事情。暗暗感慨,当年自己怎么没有这样的见识。 我非常喜欢的一句话就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种穷并非一定是物质上的穷困,有可能是生活的“穷”,辗转波折带来的困顿。蒲公英的学生是幸福的,他们能够及早的体悟周围的变化,有着不同寻常的见识。 慢慢的夜幕来临,我们不得不结束辅导的工作,告别的一刹那,不知怎么的我的心头竟有异样的酸楚,倒不是为他们,而是为自己,深恋于成长的世界,已经没有了应该的纯真。蒲公英,一个坚强的名词,在我的心中有了更深的烙印。再见“蒲公英”! (赵志东 2006-11-20 http://localhost/blog/trackback.do?wlog_id=11639984453331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