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已经近两个月了,我的课堂教学主要是集中在文言文教学上。第一次月考结束了,有进步的孩子升层了,退步的孩子降层了。这样的变动本是预想之中的事,但是AB层与CD教学进度的对比情况却也引起了我的思考。
从文科C层升到B层的两个孩子,因为调层,在接下来的语文学习中会遇到很大的挑战。这个挑战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CD层的教学进度比AB要慢,甚至说比常规的教学的进度要慢很多。如此,他们接下来的学习跟进中一定会遇到很多难题。虽说在调层之前,我已经和这两个孩子做了较为细致的思想工作,也给了他们很大的鼓励和方方面面的叮嘱,但是我仍清楚地知道,他们的进一步学习仍会因为我们教学进度的慢而受到很大的影响。那么,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要如何做呢?是不是要加快CD层教学速度呢?我想这个问题的回答和确认恐怕得需要回顾一下我原有的教学思路和目的,以及一直以来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才能得出一个更为周全理性的判断吧。
我们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是《扁鹊见蔡桓公》,这是在经过三课时的对“语文”概念的解读、拓展和演示后的第一次“实战”。故意选了一篇语文书上没有的古文,为的就是让孩子们在脱离课本与注解提示的基础上,能够在老师的步步引导中不知不觉地学会和理解一篇看似完全陌生甚至艰涩的古文,然后以此过程来让孩子们有机会体验学习古文的乐趣,建立学会古文的信心,并尝试扩充自己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进而体会思考的无限魅力。
已经教过了三年的文言文,曾经的教学中到底涵盖了哪些知识与能力层面上的价值和意义,如今早已记不太清了。可是,有一点我还是相当确认的,那就是一直以来的教学中,我从来没有像这一届的教学这样如此用心和深入地思考教学文言文的真正意义之所在。或许如今我所作出的思考和结论也未必就是正确无误的,但是终究是进步了,思考了,那么我相信意识一定是在前进中的,这总好过原有的为了学而教,甚或是为了考而教吧。
如今,我坚定地认为学习文言文的价值绝不仅仅在于基本知识的积累上,而是在于体会、领悟、辨析和运用古文中所蕴含的古人的品行和智慧上。学是一定要学的,考也一定是要考的,关键是“为什么”与“除此之外”呢!很显然,考试只是测验学习成效的方式而绝非学习目的。我一直相信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学以致用”,服务于实实在在的实际生活。所以,学习文言文除了积累必要可用的基础知识和提升古文阅读经验和能力之外,更重要的目的则是接触、理解、领悟并力争在生活中实践每篇古文中所传达出来的方方面面的智慧和道理。换句话说就是要在古人的言语中穿越时空去设身处地的去感受他们的处境、风姿、智慧与信念。我们是要在他们的历程之中摘获他们用生命所经历和体悟后的哲理与收获。我想我们是应该如此去珍视和尊重这些古人的言行与思想的,而事实上我相信我们也确实可以因为这份虔诚而收获到这份飞跃百年、千年的无私的智慧与感动。如此,虽然我们的生活经历有限时,我们的见识却可以无限;我们的人生有限时,思想却可以无限。近八年的语文教学中,这是我第一次以如此心态和认知来带着孩子们解读文言文,也是第一次有机会带着孩子们以这样的过程来“行走”于文言文的世界。
在最初小心翼翼地“行走”与“摸索”中,我感受到了“教书”更为丰富深刻的价值与意义,也时常有幸能够感受到孩子们学习中的积极与乐趣。我很庆幸在这一届能够和CD层的孩子们一同学习,他们原有的不理想的学习习惯、不理想的知识基础、不理想的思考能力以及不理想的学习态度,竟都成了督促我寻找和实践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无限动力。这真的是我的幸运。如今,我非常热烈地喜欢上了这种带着这些本身很有潜力却存在困难的孩子们,尝试着换个途径跳跃困难,一点点获得进步与成长的感觉。看着他们举手,听着他们回答,陪着他们思考,这一切的一切让我有幸能更加真切细腻地感受和倾听到了生命成长中的婉转律动——虽然微弱,但一直都在发生。
这段时间,我一直在努力尽心地去打破孩子们以及我自己对文言文的固化的“背、默、记”的常规记忆,让他们甩掉这些可以跨越的“包袱”,怀着惊喜与好奇以及现代人的角度走向“古代”,与先哲古人们对话,在穿越的经历与见闻中感受“生活”本身,并在这一过程中积极地去理解,去思考,去辨析,去追问,去感悟,去自省,去实现一点一滴的自我训诫与成长。我想,如此学习文言文就可以像是读故事、看电影或欣赏纪录片一样,从宏观和微观上自主地、独立地、自由自在地去感悟、收获、挑战和坚持。如此,学习本身就成了一种成长。
在《扁鹊见蔡桓公》的学习之后,参照“要谦虚听取他人劝谏,不要自以为是”这一启示,我又带着孩子们学习了《公孙闬谏邹忌》,提示孩子们进一步思考“他人的意见不可盲从,而要辨识选择”。由此又引入了“廉颇与蔺相如”的故事,提示孩子们思考个人矛盾在私利和大义上的取舍和抉择。而后,又借着前文中对邹忌“自私选择”的批驳紧接着从其他角度来认识另一面的邹忌。于是,我们又学习了《邹忌讽齐王纳谏》,从中较为充分地体会了良臣的智慧和远见。提到良臣,古文中所提到的楷模可不只一个,于是立足于《战国策》,我们又学习了《唐雎不辱使命》和《唐雎说信陵君》。在这个串联学习中,因为背景需要,又以解说和动画的途径引入了“战国四公子”“战国七雄”以及秦统一六国的介绍,进而串联学习了《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正在同学们对唐雎的智慧和胆识赞叹不已时,对信陵君的深明大义深感佩服时,为了让孩子们看待事物和行为的视角更加宽广和深入,更加具有思辨性,我又带着孩子们挑战了理解上非常有难度的由明代唐顺之所写的议论文性质的古文《信陵君救赵论》,由此引导孩子们得到启示:对于他人的观点所持有的判断不应该是简单的“认同”与“反对”,而是要有意识地提示自己思考和判断是需要“理据”和“多向”的。具体来说就是,第一,判断不应该只停留在简单的对与错的结论上,还应该有“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论证”意识,换句话来说就是判断中评价“对”与“错”不是重点,思考并能表达出“为什么”才是我们该学习的。第二,更重要的是判断也不该停留在“非黑即白”的“武断”和“简单化”中,而应该有“拆分”和“多向”的意识,换句话来说就是判断中应该多一些细化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应该针对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点做一对一的分析,即很多观点是有对有错的,那么对的是什么,错的又是什么,这正是需要我们深入思考的。
在这一系列的教学中,我们的课上教学常常需要面对很多调整。比如在《陈涉世家》的学习中,就遇到了不得不进行的“变动”和“等待”。第二课时开始尝试进入理解性学习时,我们对课文已经进行了好几遍的朗读,以及组内的简单串译。可是进一步的理解开始进行时,我却发现,孩子们对课文内容仍然很不熟悉,完全跟不上我的提示,甚至连说的是哪句都不知道。这种情况让我意识到,我需要改变原有的教学设想了,需要把速度降下来。然后,就将本来布置孩子们在课下完成的学习任务全都改到了课上完成。即便是这样,仍然发现孩子们跟不上。一节课又一节课,我不得不努力地调整在上一届教学AB层学生时所有的经验和认知,将我对这些孩子们的预测高度降了再降。即便是这样,我仍惊讶地发现哪怕是基础稍好一些的C层的孩子们的知识基础、方法基础和能力基础确实非常的弱。很多基本的知识和做题方法都得从头教起。这也让我第一次对“初三不是一年的功夫,而是三年的战斗”这句话有了更为真切的认识。毫无疑问,“差”已经是事实了,就不需要再有任何的“抱怨”了,就只需要想尽一切办法将“差”变到“不差”,变到“有进步”,变到“好一些了”……
不禁暗自叮嘱自己,耐心些,再耐心些。如果速度快,就慢一点;如果速度还快,那就再慢一点;如果还是不行,那就再慢再慢一点……。换句话说,我就不信一点一点“死磕”还教不会这些本身其实挺聪明的孩子。在这个过程的磕磕绊绊中,我给自己确定了两个坚定不移的信念:第一,要对孩子们有不止息的信心。一定时刻叮嘱自己不要让徒劳无谓的“失望”影响或是动摇这份信念;第二,要对自己的教学有信心。如果不可避免的,一份信念动摇了,那就紧接其后树立另一个“一模一样”的“新的”信念。发现教学设计不合理时,就及时调整教案,课课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实际,根据需要随时准备着降低或是提高教学难度,放慢或加快教学速度。就像《陈涉世家》的教学就是经历了放慢,再放慢,再再放慢的过程,到结课时一共用了9个课时的时间,超出了正常课时2-3课时。确实慢了很多,但是因为有必要慢,那么慢就是有价值的,毕竟学的首要目标是“学会”,然后才是“学快”。当然,为了让这份“慢”产生更大的价值,我在“慢行”的同时尽力拓展和加深了学习中的知识维度。心想,慢慢地前行中如果看到的是更多的风景,似乎也是值得的。
说实话,从上一届的AB层的教学转换到这一届CD的教学,对于我来说确实是个较大的落差。每堂课,我都会有自己预先的期待值,也会有不可避免的尴尬和失望。但是,我知道我决不能忘记的是他们在这段时间里所给我的一个又一个的惊喜。他们那满眼的渴望,丰富的思维,新奇的创造力,可爱的话语,一切的一切都是那样奇妙、真实、新鲜和可爱。
C层的秦志远同学在《今天,我重新来看自己》一文中就这样写道:“昨天,我梦见了后天,也就是今天的明天。梦中,您正在用您那独特的方式讲课。那时,我发现我是一块一直散发着耀眼光芒的金子。昨天今天梦明天,做人做事做自己。”是呀,事实上,这些孩子都可以是“耀眼的金子”,或者说他们一直都是“金子”,只是还没有“耀眼”罢了。我希望他们的今天和明天都能装满七彩的梦想,也相信他们在今天和明天可以学会做人、做事、做自己!
好了,说了这么多,是时候回答开篇的问题了。结论就是,常规而言的教学速度确实是慢了,但是我不会因为这些“速度”上的压力而“轻易”地改变自己课堂教学的原有的计划和把握。正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们的学习问题不是一日而成的,那么问题的解决也不能奢望一朝一夕即成。作为学生,孩子们肯定不甘于如此成绩;作为老师,我更是绝对不甘于看着这些聪明、有思想,甚至有着了不起的潜力的孩子仅仅“止”于此!只是,越是这样,我就越要带着他们走的更踏实,更有耐心。哈哈,是想期望“厚积而薄发”吧!
(摘自2015年10月 老师投稿 撰写人:刘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