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次绿色耕耘培训的机会很是珍惜,在此之前没有参加过任何的教育培训,所以在来之前对此次培训充满了迷茫和期待。因为我是下半学期即将走上初三化学的教学岗位,虽然教过半年的高中,但是没有任何的长进,只是在“教”,或者只是在停留在教课本的阶段,对于教课并没有进行认真深入、细致的思考。对应该如何成长并没有一个很好的定位,该如何成长、该怎样成长可以说并没有概念。很感谢北京教育学院给我们打工子弟学校这次参加培训的机会,也给我这样一个机会能够接触北京远郊农村的骨干教师体验他们的精彩,能够聆听专家的讲座及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论、实验的解析。
从培训形式来看,虽然是比较集中的学习,涉及的方面非常的广泛,从一个很高的视野、多角度的阐述了初中化学的内容。10天的学习紧张而辛苦,但对于知识的获取、理念的提升这些都算不了什么。谈谈参加培训的感觉:自己就是井底之蛙,这10天探出头来看了看外面的天空、外面的精彩世界。
李晶老师的专题讲座《教师的成长与发展》里,对于教师如何的成长,成长中分为几个阶段,各个阶段的教师应如何往更高的层次的发展,并对教师的职业退化进行了剖析,无论是有经验的老教师、还是新教师知道这些是必要的。
骨干教师专业发展阶段:
1、准备期–高素质的学生
–获得的知识主要是课本上的间接经验,还缺乏实际经验。
–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但比较肤浅。
–形成了教师所需的一部分独特的优良素质。
2、适应期–有充分心理准备的教学新手(以自己交为主,不考虑学生的反应)
–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初步形成。
–素质发展还处于较低的层次,且发展不平衡。
3、发展期
发展前期:能够出色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教学专长型教师。
–特点:1、教育教学工作熟练化和经验化
2、素质全面化
–急待提高的问题:1、教育改革意识与能力不足,很少反思。
2、知识面狭窄,用进废退。
3、科研能力较差。
发展后期:教学能力与教育科研能力协调发展的成熟教师。
–特点: 1、知识深广化。
2、教育工作面向学生。
3、成熟化。
4、创造期—-教育专家型教师
–学识专深化
–目光的远大与看问题的前瞻性
与发展相对应就是“退化”,教师退化有两种:浅度退化–封闭,深度退化–个人为核心。有一种说法很形象的体现了这一点。
倦怠
忙、 盲、 茫
繁、 烦、 凡
出现这种状况如何解决,李晶老师提出了永葆青春的方法,那就是“教师生命循环”。
教师生命循环:实践–反思–更新–再实践。
作为教师首先对自己应该有个定位,给自己确定个目标,自己要如何发展,如如何提高,怎样做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在教学工作中应该不断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自己的经验进行批判性思考,探究新思路、新方法。要不断的学习,更新教育观念,做反思型教师,在反思中成长进步。真正意义上体会教师生命的循环。
对于新课标有了新的认识,新课标要求学生在探究学习中来完成对知识的掌握,强调学生创造动手能力,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对老师是一种挑战,同时也是一种机遇。教师要想适应新时期的课程改革及要求,就应该提高自己的专业化知识水平、拓宽知识面,多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多角度的、更透彻的掌握知识。由于新课标中的课堂教学探究性的学习居多,给学生充分想象动脑的空间,那么这就给老师备课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备课,怎样备课,探究性活动怎么搞,如何使学生在探究的同时对知识点牢固的掌握是老师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教师的备课: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那么?quot;三备”中重点要备学生,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考虑学生会怎么想,他会针对某个实验或知识点提出什么问题,那么遇到这些问题教师应该如何面对?在课堂教学中也有许多预料不到的事情发生,也就是说”当学生的回答不是我所期望的,我该怎么办?”这就说备课的过程中重点备学生也会遇到很多问题,那就要求老师对学科要精、要透,要有很强的应变能力及对课堂的掌控能力,对与学生提出的问题要给予明确的解答,不要一带而过,使学生在脑海中形成模糊的印象。
设计“符号、标志”,提高学生对新学习资料的知觉程度。所谓“标志、符号”它是为学习者选择了适当的信息,并把他们关联在一起,形成一个概念性的、完整的框架。在我们教学过程中最常用的“符号、标志”就是板书。板书不是本节课讲什么的一个简单罗列,而是学习的一个框架,“板书应该写什么?什么时候写?写在哪?”都是老师要认真思考设计的问题。另外课本上的大标题就是板书上的大标题也不一定合适,要注意知识的系统性、关联性。
例如高中化学第五章第三节元素周期律,书中的大标题是:
一、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
二、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
三、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课本中的最后一句话是:“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步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板书设计为:
一、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步的周期性
二、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
1. 元素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
2. 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白福泰老师和孙增圻老师的实验课的讲授同样精彩,对我而言,可以说是大开眼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他在教学中起到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利用生活中的资源来设计和改造实验,充分的利用和选取了教学资源,更有利于实验现象的展示,这是个发展方向,我学到了很多的知识,在我上岗之前,有老师把初中化学实验系统的讲解一遍,老师们也提到了在教学中哪些地方容易出现问题,实验现象不明显、一些实验应如何改进。对我很有帮助,虽然现在只是学习和接受,但是在以后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认真的体会和思考,容易出问题的地方尽量避免,把这宝贵的财富做为教学参照,走了一些捷径,以尽快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另外白福泰老师的女儿白小柏老师(北京天星科创教学仪器设备有限公司)了解了我校的情况后,按照《北京市中小学校办条件配置标准》以及课标教材的要求整理了一份《初中化学实验应配备仪器及药品》传真过来。非常感谢她给予我们的帮助。
对我而言,经历了很多”第一次“,形式的第一次,教学名词的第一次等等,课程中设置了4次参与式案例学习,分别是:
教学案例分析
这是学员前测活动,考察老师的基本功,拿到案例感觉无从下笔,脑海中一片空白,因此,在培训的一开始就强烈的感觉到自己的不足。不知道从哪个角度看,怎么去分析,说实话突然感觉压力很大,这种压力是无形的。
教学录像的观摩与交流
此环节放的是一位石景山老师关于《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的教学录像。本节课使用的信息技术有:创设情境(FLASH动画)、生动表现内容(录像)、呈现学习方案(网页)、拓展与引申(录像)、总结与知识整理(PPT)。本节课多媒体技术应用贯穿整堂课,那么多媒体应用是否合适,是否有效,通过学习知道应从以下的几个方面考虑:
1.使用的信息技术:
2.信息技术的作用是:
3.什么时候用到信息技术:
4.信息技术应用的效果有:
5.存在的问题有:
6.你认为该如何处理:
多媒体在现在的教学中被越来越重视。你是否有这样的困惑,上研究课一定要用信息技术,还要有实验?这个问题正在争论中,信息技术应该怎么用,什么时候用,并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合多媒体教学。在日常的多媒体教学应用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1. “机”上做实验。
2. 演示课件充分体现了多媒体的形式。
在做课件时,尽量避免与知识无关的内容,往往会出现先宾夺主的现象。
3.“黑板搬家”或“课本翻版”
PPT代替板书,大段资料让学生读,效果不一定很好,可以采取教师边读边讲解或者事先将资料发给学生自学的方法。
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我起初想象的很简单,无非就是PPT ,自己能够很熟练的掌握,可是通过这次学习知道了还有很多深层次的东西没有掌握。信息技术课安排在最后两天,在前几天的学习中,我就注意到老师上课用的基本是PPT,但是不是简单的幻灯片及文字的叙述,而是插入了Word 文档、视频剪辑、Flsah动画,很丰富多彩,当时想,这东西怎么插进去的,后面的学习中解决了这一问题,Word 和PPT 的深层应用。但只是涉及很少的一部分,还需要自己多学习。
反思:自己在学校没少听课,但是,自己还是不会听,经验少,看问题的视角有点偏差,只是在某些点上能看出问题,不能做到以点盖面,大的方面抓不住,比如,教学设计的整体性、教学情境的设置等等。没有想过这节课换到自己会怎么讲,哪些可取,哪些需要改进。另外,没有抓住身边的资源,听课的老师很多,应该和他们讨论一下,看看他们有什么高见。唯一有收获的就是听生物公开课,听后和张红朝老师讨论,优点在那,不足在那应该怎么讲会好一点。他的PPT有一张上有三个很好玩的小人,挺可爱的,当时一出现我作为听课的老师注意力就在三个小人上,更何况学生呢?这就出现了前面说得问题,先宾夺主,像类似这样的问题一交流,下回老师就会注意。如果听完课就没事了,这公开课上的就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了。
建议:公开课上完后,听课的教师互相交流一下,10分钟的时间足已。好处有二:
1. 每个人的想法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也不同,可以从开诚布公的交流中互相的学习。
2. 对于上公开课的老师,通过交流提出的意见,以后在教学中会注意、改进,只有这样才会进步、才会成长。
教学反思案例的学习与交流
第一次接触“教学反思”。所谓“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效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察觉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波斯纳曾经提出过一个教师成长的简要公式“经验+反思=成长”。看来要想尽快的成长,就要不断的进行反思。
教学设计的交流与说课
“说课”是考察一个教师的基本功,但对于说课老师们还不能运用自如,并没有听过真正的说课。说课有什么标准,有什么要求,不是很清楚,大家只是把教学思路、教学过程讲了一遍,指导老师提出说课方面欠缺很多,但这次培训也并没有对说课做具体的讲解,希望有机会能够见到真正精彩的说课,使自己的业务水平得以提高。
这4次参与式案例学习,都是采用实践性比较强的小组讨论形式,先在组内分享,然后选派一名代表和大家分享本组的成果。说实话代表组发言的底气不足,不是因为自己是打工子弟中学的老师。而是自己没有经验、没有提出什么有价值的意见,始终保持用耳在听,学习是第一位这种态度。另外,如果选定我发言,我就要把本组7个人的发言总结出几点,条理清晰的展示给大家,对我来说这种记录总结能力还是很差,还欠练。
在学校参加的培训一贯都采取这种方式。以前的培训的侧重点在于教育理念上、学生管理上,但是绿色耕耘培训在提升学科理念的同时又注重教学、科研方面。这样的培训还是第一次,实效性强。在学习结束后,体会很深,觉得自己往前走了很大的一步,拓展了思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了明确的定位,至少前进的方向很明确。
做个有心人。大兴区张杰老师教龄6年,中师毕业,在培训中表现的很突出,思维敏捷、思路清晰,在参加天文馆的时候,看到太阳的形成其中有氢的燃烧,她马上就说上课可以用得上。我问她怎么成长成这样得,她说“其实也没什么,就是平时看书、看电视只要和化学有关的,就留意记一下,了解一下,即使上课用不上,也多学点知识”,通过她对我很有启发,要用心观察身边的事与物,只有有心,才能成长的更快。
另外自己还是新手,对于教案书写的格式,应该怎么写,教案与教学设计有何区别教学的反思怎么写,教学情景怎么设置,对于这些问题只是从理论上有了个认识,但到实践中如何去应用是,说实话心里没底。在我自身努力的同时,还需要得到各位老师的的帮助和指导。谢谢各位老师的精彩讲授,希望在以后和各位老师保持联系,能听各位老师的精彩授课,学习学习再学习,使自己在最短的时间内成长起来。
大兴区蒲公英中学教师 任明明 2006年7月20日
Copyright © 2005-2015 中国·北京市大兴区蒲公英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