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中学剪影

中国发展简报 2006-12-15 


    去位于北京大兴区西红门镇寿宝庄的蒲公英中学采访时,是在9月份的一个午后。
午后的阳光很好。
阳光下,教学楼后的空地上,上美术课的学生在地上的大画布上,用涂料随意涂抹着颜色。
学生被要求随意躺在画布上,旁边的学生则用画笔描出他的人体轮廓。然后,所有的学生被要求,随意的在画布上的人体轮廓里和轮廓外,涂抹自己想要画的任何图案。
“放松些,人躺下……同学们心里想什么都没有错,这是直接的艺术感受,然后用颜色和线条形象的来表示……豪放些,艺术是没有错的。”
美新路基金会创始人叶祖禹的妹妹,60岁左右的叶女士,站在学生们旁边,用轻柔的声音告诉他们如何用自己的手来描绘出“艺术”。
一直在美国工作生活的叶女士趁着自己到中国的机会,来到了蒲公英中学,帮助培养孩子们的”艺术”的感觉。
叶女士坚信,艺术可以帮助学习,艺术上的感悟能力和学习上能力是融会贯通的。她有个设想,她指着教学楼旁边的白墙说,这里将要贴上学生自己绘制的中国地图,“要让学生把在课堂上老师讲述的地理知识,用艺术的语言表述出来。”
学生画完了。瘦弱的叶女士继续用轻柔的声音点评这些生活在北京边缘,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作品,普及“艺术”的思想。
这个班的班主任告诉记者,这里的学生经常会接触像叶女士这样的人带来的外面的知识,“来这里的有北京城里退休的教师,北师大的志愿者,这儿还一直有老外……”。
美新路公益基金在蒲公英中学建立了大朋友项目活动基地,通过大朋友与小朋友内心交流的一系列活动,开展长期的心灵关怀服务,使蒲公英的孩子们拥有了一个可倾诉的对象、一个可信任的伙伴、一个领路人。
这里的孩子创造力特别强,这个班主任强调。
叶女士告诉记者,学校那边有块荒地,老师们带着学生去其他公园游玩过后,学生们自己想把那片荒地建成花园,而本来,学生们只想建足球场。
窗明几净的宿舍外扎了一圈篱笆,像一个农家小院,有一种安定温馨的田园气息。校长郑洪女士说,那是学生自己动手扎的。
太阳西下,到了放学时间。
在外面吵吵闹闹的学生涌进图书馆的刹那,便安静下来,找到自己想要看的书后,在一个合适的位置坐下来。由于图书馆的位置有限,很快便没有了空的座位,再来的学生只能掉头走开。
教学楼前的运动场上,男生在打篮球,女生在跳皮筋。无事可干的几名调皮的男生在女生跳的皮筋上钻来钻去的捣乱,女生生气了,开始驱赶这几个不受欢迎的男生……

 

中学简介

蒲公英中学是北京市第一所专门为农民工子女创办的中学,致力于解决农民工子女上中学难、上好中学更难的问题。作为一所民办非营利性的、公益性的平民学校,它在社会爱心人士的捐助和奉献中诞生和成长。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在教书中育人,在育人中改造世界。”
教职员工们的共识是:学校成功的唯一标志是使孩子们快乐地成长,充分焕发潜能,成为身心健康的一代新公民。
年届50的郑洪女士是这所学校的主要创办人。在美国的十几年间,她一直关注着穷人经济学,并参加了许多公益活动。这样的事情做多了,郑洪就萌发了回国办公益性学校的念头。2005年,郑洪女士在50岁知天命之年,办起了蒲公英中学,用她的话说,“就是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

联系:
北京市大兴区西红门镇寿宝庄团河路22号(100162 )
010-61288964 61286686

(中国发展简报 徐辉 2006年12月刊 No.33 \ 2006-12-15)

关闭菜单
京ICP备1405132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