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工子弟:城市中的弱勢社群

在中國經濟飛躍發展的大勢下,全國流動勞動人口超過1億,並伴隨接近200萬兒童,龐大的勞動力帶來了經濟力量,也同時帶來不少社會問題。
外地農工為了到大城市謀生,放棄了原有的戶藉、教育、住房等福利,他們的隨行子女,在現有教育制度下,也無法入讀當地的社區學校,據統計,截至2005年底,單在北京一地,農工子弟的人數便接近40萬。然而,為這些農工子弟而設的學校嚴重不足,而且多數為學費昂貴的私校,一般農工難以負擔,不少適齡學童因而被迫輟學,當中尤以中學為甚。失去教育機會的農工子弟多數生活貧困,對未來失去希望,成為城市中的弱勢社群。

美慈在2006年開始,協助興辦專門接收外來農工子女的公益性初級中學,為低收入的農工子弟提供基本教育和謀生技能,希望每個學生獲得接受教育的機會,改變命運,創造美好明天。

逆境圖強:一個農工子弟的求學故事

  清晨,太陽尚未升起。北京一間單房平民公寓內,十五歲的饒飄已穿戴妥當,走往附近的巴士站,準備乘搭五點鐘的公車上學去。他行色匆匆,並非害怕遲到--他就讀的農工子弟學校要到八點才響上課鈴--而是帶著渴望,奔向他擺脫貧窮的唯一機會。

在此之前,饒飄已失學兩年。2004年,他隨父母自安徽移居北京,父母打算在當地找工作,改善生活,他卻發現找學校是無比艱難。

饒飄的故事並非少數。大量中西部農民向沿海發達城市遷移的情況在中國屢見不鮮,家鄉小小的土地作物根本不能維持生活,農民都希望遷到城市,趕在熱火朝天的經濟發展中分一杯羹。

遷移過程困難重重。外來農工失去原有的房屋、衛生、福利、教育機會和工作,住到城市邊沿,忍受當地人的歧視。饒飄的父親在地盤工作,母親因病失業,他自己則要為尋找學校而奔波。

根據現有法例,公立學校只能接收有當地戶藉的學童,也就是說,逾30萬適齡入學的外地農工子女,將被拒諸門外。饒飄是當中的幸運兒,他獲得北京蒲公英學校的獎學金,得以入讀全市唯一的農工子弟初級中學。美慈現正協助這所有七百名學生的學校,忙於為農工子弟建立一套可行的教育模式。

蒲公英中學由郑洪女士发起創立,專門接納外來農工的子女,它是北京唯一的獲官方認可的民營初級中學。雖然辦學經費少得可憐,校舍也是由舊工廠改建而成,但色彩鮮艷的牆壁、大門前燦爛的花園,仍然令學校看來充滿朝氣。儘管圖書館藏書寥寥、部分課室暖氣欠奉,饒飄的上學熱情從未減少:“能有這個機會很高興。來這兒讀書之前,我對前途根本沒有希望。”

饒飄是個寡言但勤奮的人。他常常把握小息時間讀書,放學後又讀到晚上七點才離開。對於學英文,他尤其起勁,即使之前考試成績不甚理想,他也不在意。“我會繼續努力的!”

在中國,能像饒飄一樣把握機會的人不多,畢竟,有機會向上層攀進的人仍屬少數。歸根究柢,要是沒有像蒲公英中學這樣的地方,大部分外來農工及其子女,只能繼續在社會底層討生活。成為技術工人,享受經濟發展的成果,是他們走出貧窮的鑰匙。當木工、修車工人,收入和生活總比當地盤工人好。

美慈在該校的課程裏,加入了職業技能訓練,讓類似饒飄這樣的孩子多一個選擇。美國的鳳凰慈善基金會又出資聘請了兩名職訓老師,並提供謀生技能輔導,更與Nike合作,為中學教師提供體育訓練,期望以運動的力量訓練孩子的自尊。

饒飄則寄望,技能課程能令他畢業後多一條出路,更夢想將來成為企業家,讓家人生活得更好。

“要是沒有蒲公英,我只能回老家了。”環顧目前中國經濟走向,他的說話也只能這樣無可奈何。

(国际美慈组织供稿 2007-4-6)

关闭菜单
京ICP备1405132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