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为人梯 爱心奉献

–北京大学“爱心社”志愿者到蒲公英中学为学生补课活动剪影

  “北大学生要给我们补课,真是太棒了!”当卢阿玲、张天歌、秦婷婷等同学听到这一消息,高兴地简直要跳起来。北大学生是公认的天之骄子,他们宁可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来给我们这些农民工子女补课,这是多么令人振奋而又令人感动的事啊。我们这些远离故土的孩子在北京能得到北大学生志愿者的关爱,感受到了无限的温暖,找到了家一般的温馨与甜美的感觉。
自从北大志愿者来给我们补课,学生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学习的态度端正了,学习的氛围也越来越浓了,一些感人的故事也因此产生了。现将其中最精彩的片断描述出来,与大家共享!

组织有方 步调一致

北大志愿者来我校给学生补课,一共是10次,参加志愿活动的人数近30人。由于北大学生学习任务繁多,人员不好固定,但每次在来我校之前的几天里,就根据情况把人员确定好,而且分工明确。”讲什么,怎么讲”,早已经做好精心的策划和准备。到我校后,与我校老师密切合作,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的差异把学生分成三个小组,即A、B、C三个组。A组为成绩优异的,B组为学习成绩一般的,C组则为成绩较差的。在把每一组的学生确定好的前提下,对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共性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志愿者还慷慨解囊,给学生引辅导资料,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能不厌其烦耐心细致地解答,而且态度和蔼可亲。难怪陆阿玲说:”这些大学生志愿者的耐心甚至比我们的老师还要好,他们不仅知识渊博,而且平易近人,把我们当成小弟弟、小妹妹,同他们在一起学习感到既轻松,又愉快。
他们的学习负担很重,但他们还是能于百忙中抽空过来,更叫人佩服的是组织有方,几个人一组,这次你来,下次他来,有效地把握了知识的衔接和过渡环节。上次给学生留的作业,下次来的时候即便换了人,也要进行检查。吴亚楠说:“这些志愿者补课,虽然让我们感到学习上很紧张,但我们觉得先做什么、后作什么有条不紊,环环相扣,很有条理。”连一向措辞谨慎的秦婷婷都说:“人家能上北大,靠的是做事一丝不苟的态度”。从这里我们感受到的,不只是北大学生的无私奉献的精神,更重要的是做事的态度。

注重实效 不走形式

北大志愿者为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总是向我校老师询问学生的实际情况,还存在哪些不足,问得很仔细。还关注学生近期的考试成绩。印象最深的是:期中考试后,他们对学生的考卷进行分析,找出学生的不足之处究竟在哪里,针对学生的不足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最突出的是来自新疆的志愿者,他把考试卷子拿回学校后反复研究、揣摩,并且把知识点的分布情况通过比例的形式体现出来,让学生从根本上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能这样有责任心的志愿者真是少见。北大志愿者的认真态度深深地感染了我们的学生,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补课的兴趣越来越浓了。补课的人数也随之增加,由起初的10多人,增加到32人。
更让我们敬佩的是:北大志愿者来补课时,从来不讲条件,车费自己出,连喝的水都是自备的。记得第二次来补课,走的时候,已经五点半了,天要黑了,还下着大雨,又没带雨具,在等车的过程中衣服都淋湿了,还要继续忍受两小时路途的煎熬。他们既不图名,又不图利,这种精神难道不令人感动吗?

诚信守时 早来晚归

北大志愿者每次都能提前来校,从没有迟到过。到校后先组织学生讨论上次所学内容,然后再布置本节课的内容,如果在补课时遇到学生旧知识没有掌握的情形,就及时讲解,扫清学习障碍,本来计划下午4点半钟结束,不得不推迟到6点钟才结束,他们却毫无怨言。此时,让人想到的是北大学生不仅体现在功课方面好,还在于他们有崇高的敬业观,这也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
回顾北大志愿者来我校为初三(1)班补课的经历,感人的事例实在太多,那一幕幕精彩的场面,都将投射到同学们的心灵底片上,留下了永久的美好回忆。他们甘为人梯,爱心奉献的精神将鼓舞着蒲公英中学的莘莘学子,更加勤奋地学习,使小蒲公英们在爱的臂挽里幸福成长!

(蒲公英中学 教师供稿 2006年12月26日)

关闭菜单
京ICP备14051327号-1